泵的吸入和排出管路的配置要求,目前應該按照GB50275-2010的相關(guan) 規定。
(1)泵的吸入和排出管路的配置要求:
1)所有與(yu) 泵連接的管路都應該具備獨立、牢固的支承,用來消減管路的振動,同時防止泵承受管路的重量。
2)吸入和排出管路的直徑,不應小於(yu) 泵的入口和出口直徑。
3)吸入管路宜短,同時最好減少彎頭數量。
4)當使用變徑管時,變徑管的長度不應小於(yu) 大小管徑差的5-7倍。
5)吸入管路內(nei) 不應存在窩存氣體(ti) 的地方(圖1)。當泵的安裝位置高於(yu) 吸入液麵時,吸入管路的所有部分都不應高於(yu) 泵的入口。水平直管段應有傾(qing) 斜度(泵的入口處高),並不宜小於(yu) 5/1000-20/1000。
6)高溫管路應設置膨脹節,防止熱應力*作用在泵上。
7)工藝流程和檢修需要的閥門要按需配置。
8)兩(liang) 台及以上的泵並聯時,每台泵的出口均應配置止回閥。
圖1 吸入管路正確與(yu) 不正確安裝
1一空氣閥2一向水泵下降3一同心變徑管4一向水泵上升5一偏心變徑管
②泵的安裝位置高於(yu) 吸入液麵時,泵的入口直徑小於(yu) 350mm時,應設置底閥;入口直徑大於(yu) 或等於(yu) 350mm時,應設置真空引水裝置。
③吸入管口浸入水麵下的深度a,不應小於(yu) 入口直徑D的1.5~2倍,且不應小於(yu) 500mm。吸入管口距池底的距離b,不應小於(yu) 入口直徑D的1~1.5倍,且不應小於(yu) 500mm。吸入管口中心距池壁的距離c,不應小於(yu) 入口直徑D的1.25-1.5倍;相鄰兩(liang) 泵吸入口中心距離d,不應小於(yu) 入口直徑D的2.5~3倍,距離a、b、c、d見圖3。
圖3 吸入池尺寸
④當吸入管路裝置濾網時,濾網的總過流麵麵積不應小於(yu) 吸入管口麵積的2~3倍。
⑤為(wei) 了防止濾網堵塞,可在吸水池進口或吸入管周圍加設攔汙網或攔汙柵。
⑥泥漿泵、灰渣泵和砂泵應在倒灌情況下運轉。倒灌高度宜為(wei) 2~3mm,且吸入管宜傾(qing) 斜30°。
2)泵的排出管路:
①應裝設閘閥,其內(nei) 徑不應小於(yu) 管子內(nei) 徑,旋渦泵還應裝設安全閥。
②當揚程大於(yu) 20m時,應裝設止回閥。
3)雜質泵的進出口管路均不應急劇轉彎,防止堵塞。
(3)軸流泵和混流泵的管路配置要求
1)水泵入口中心距池壁的距離,應為(wei) 吸入喇叭管直徑D的0.1~1.25倍;吸人管距池底的距離,應為(wei) 吸入喇叭管直徑D的0.7~0.8倍;相鄰兩(liang) 泵的吸入口中心之間的距離,不應小於(yu) 吸入喇叭管直徑D的2~2.5倍。
2)排出管路應裝設止回閥(或拍門)。泵排出口至止回閥之間應裝擴散管,擴散管的長度不應小於(yu) 大小管徑差的5-7倍。
3)蝸殼式混流泵的配管應按星空体育官网有信誉執行。
(4)機動往複泵和蒸汽往複泵的管路配置要求
1)排出管路應裝設安全閥。
2)宜在泵入口處設吸入空氣室,以提高泵的吸入性能。在泵的出口處可根據需要裝設排出空氣室,以穩定流量和排出壓力。
(5)計量泵的管路配置要求
1)泵宜在倒灌情況下工作,以保證隨時可以傳(chuan) 動,並保證計量精度。
2)排出管路不宜采用T形配管,防止停泵後由於(yu) 虹吸作用而降低計量精度。當需要采用T形配管時,應在管的最高點處裝設真空破壞閥。
(6)螺杆泵的管路配置要求
1)宜在每台泵的止回閥旁裝一個(ge) 小的回流閥,以預熱備用泵。
2)吸入管口應裝設過濾器。濾網的規格應根據工作情況和介質確定,可采用40~80目。濾網總過流麵麵積不得小於(yu) 進口麵積的20倍。
(7)水環式真空泵的管路要求
其調節閥應設置在靠近泵入口的吸入管路上。
當采用水環壓縮機時,其調節閥應設在分離器的排出管路上。
聯係我們(men)
星空体育官网行业标杆 公司地址:安國市南陽工業區17-1號東側 技術支持:掃一掃 更多精彩
微信二維碼
網站二維碼